close
還是要碎碎念一下,當記錄。

我是覺得我近日比較沒耐心點,所以各種標準可能會比較高XD。
(其實,我從我自己的文字就可以感覺得到~沒耐心~~ 哈。)

所以,其實還滿明顯可以看出來這篇心得文跟前一篇的標準不太一致。(笑)


雖然是想要再把文字潤飾一下,還有喜歡的幾場戲,拉出來講一下,
不過呢,看那些演員精湛的演技就夠了,我的描述似乎是多餘。(笑)
然後,又覺得,依照我最近的"沒耐心",我想,就算文字潤飾了,應該也差不了多少~~

所以,還是直接剪貼我的回信了。XD




=== 以下才是零散小心得===


我現在看到34集,
其實,講實話,謝承均的戲在28-34 確實是有被其他演員吃掉了。

這個感覺 在33-34 特別明顯,
因為我整個被林嘉俐跟蘇炳憲抓走 ,
蘇炳憲跟林嘉俐的老夫妻,演得讓我整個很想揍人,
在胸口流動的情緒,那是我感受到的溫度啊...

尤其是34集,宏安帶阿英去看老人院,阿英說不要住老人院,宏安生氣地喊她,
她回看宏安那個眼神,整個超讚啊!!!
宏安的情緒轉折也很棒!!
兩人的火花好強大,真的是讓我接收到的,都是這兩人的情緒。

現在回想,除了安養院那一整段(包含出來之後,阿英緊抱著宏安的那段),
還會想到,
宏安把阿英丟在公司去跟朋友碰面,下樓梯前不放心地看著阿英的眼神;

宏安回來後,發現阿英把便當弄翻在地上,
跟在看魚的阿英承諾(說什麼我忘了= ="),阿英的那個回頭;

阿英說要出去吃飯,宏安問"為什麼?",阿英說"你的生日啊",宏安瞬間的笑意與感動;

阿英因為撥頭髮,沒抱緊宏安,宏安擔心地拉她手,結果兩人差點出車禍那段,
宏安生氣地埋怨阿英,到最後,溫柔細心地綁好阿英的手;

餐桌上,秀珊要餵阿英,阿英不肯,但宏安問阿英,餵她好嗎? 阿英說好那段;

我還滿吃驚的,是因為,連我一向覺得演得好的高慧君,
在蘇炳憲+林嘉俐的火花夾擊下,也有點被吃掉的感覺,
(蘇炳憲、林嘉俐,也都是我一向覺得演得好的演員,
我只是有點吃驚她們兩個對戲的火花,這麼棒!!!)


這幾集,謝承均的部分,我簡單提幾個點:

1.遇到騙子那一段,我是覺得有點太過"演"的痕跡 。
也就是,敦化的敦厚老實,感覺得出,是在演戲,
我不是說,敦化裝老實,
而是謝承均這邊,你會感覺他是在"演"一個老實的敦化,而不是成為一個老實的敦化 ;

在敦化看那個騙子 ,
然後轉頭跟杏芬說 ,"我怎麼看,都不覺得他是騙子"(台詞有點忘,大概的意思是那樣)
那種"演"的感覺特別明顯。

敦化的"眼神",太過刻意裝老實。


2.阿嬤過世那場戲,這場背景戲,我感受不到敦化。

雖然敦化沒有台詞,但,如果"是"敦化,你會難過不捨,因為你對阿嬤是有感情的,
你也會擔心,你老婆的情緒波動,杏芬會不會太過傷心??小孩會不會受影響??

敦化不一定要哭,但悲傷是會有的,
我是覺得,謝承均這一場沒有掌握到。

包含到後來阿嬤過世之後,杏娟要杏芬保重,敦化說,阿嬤以前對他如何如何好那一小段,
我也覺得,感情不夠(對阿嬤的感情、悲傷的情緒,兩種都少了點)


3.杏芬買衣服回來,要給小孩試穿,
敦化喃喃自語說,都只顧小孩,也不問問我好不好 (台詞的大意)。

我在慈濟討論區,是有看到有些人說,外遇事件草草結束,
也沒有鋪陳杏芬跟敦化之間到底是為什麼,才會產生外遇問題云云...

依我看戲的角度 ,我是覺得,其實導演有交待,只是演員有沒有演到,這樣 XD。


因為,敦化(?)的阿姨,在外遇爆發前,
曾經對杏芬說"都要怪你,把敦化照顧得太好啊,所以他才像個小孩一樣",
高慧君的杏芬的那個"想都沒想過是這樣子 ,然後開始有點思索是不是真是這樣"的表情,很讚;

還有,
買衣服回來 ,"理所當然"地要就要去讓小孩試穿,幾乎完全忽略敦化的那幾秒,也掌握得很好。

我可以感受到,(從杏芬這邊來講)他們之間可能的問題。


但,反觀謝承均的那句埋怨,是有不滿,但就是少了點什麼 (我還在想)。



4.年輕時的敦化,感覺得到,謝承均很努力地要"演"出敦化的敦厚老實,
中年階段的敦化,我反而有點抓不到。

我不覺得是戲分的問題,
因為有幾場戲,像說做直銷、學中醫,這都算是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敦化的戲,
不過,我是比較感覺不到...

也因此,雖然我覺得杏芬拿照片質問他時,他那個先落在照片上,然後吃驚抬眼的眼神不錯,
但是,會覺得很片段(這個後面在連前面幾點一起講好了) 。


5.跟杏芬吵架,打她一巴掌的前跟後,那個眼神不夠。

前的話,少了心急、難堪、"見笑轉生氣"的羞愧,
後的話,少了懊悔、震驚,
感覺前後眼神都一樣。


6.敦化睡客廳,覺得應該去跟杏芬道歉,走到房門口,這時候,導演是take雙腳;

我說過我很喜歡看導演這種鏡頭,
其實這種鏡頭很考驗演員 ,
只有在你真正成為那個腳色的時候,隨便take哪裏,都還是那個腳色。

我的想像是,走過去的小心翼翼,或者,走回來的有些頹喪、失望,
可是,謝承均的這個鏡頭,我看了兩次,還是感受不到什麼情緒。

我其實想拿一個洪瑞襄的鏡頭來對比,
敦化跟杏芬結婚時,敦化騙杏娟說,伴郎伴娘也要手牽手,不然不吉利,
杏娟說"好吧", 然後大剌剌的伸出手,
那個鏡頭,是take杏娟伸出去的手,
一看你會很確知,那是杏娟,不是洪瑞襄,也不是女仨的二女兒的手。



綜合這幾點,
我會覺得,依照目前來看,謝承均是有進步沒錯,只是,還是滿明顯地會讓人有"演"的感覺,
有些片段,掌握的是不錯,也就是說,如果單場單場戲來看,
可能會覺得,這場他的情緒是對的,另一場情緒也對,
可是如果連在一起看,就...不對了。


就像我在台劇版跟大家討論[命中]裏面白歆惠演技的時候,
有個版友說得好,他說白白好像是,看這場是生氣的Anna,她就給她生氣的情緒,
下一場是開心的Anna,就給她一個開心的情緒,
但,問題是,腳色應該是一個立體的生命,每個人的來歷背景不同,喜惡也不同,
生氣或開心,怎麼可能會一樣呢?
我看到的,都是白白的生氣,或者,白白的開心 ,並不是Anna的生氣或者Anna的開心,
這樣的角色 就非常平面了呀!!



大家都講眼神很重要,什麼什麼很重要,
但,不是說,眼神很重要,你就去練習眼神就好了,那還是很單薄的演法,
我是覺得,去做一些必要的"功課"--去理解、建立你的角色,這才是最基本的。


一旦你建立好了這個角色,自然而然,屬於這個角色的眼神、肢體 就會出來了。
(我是想到一個例子 ,
我記得之前在看[求婚事務所]的時候,下午剛好有重播[美麗九九],
唐治平都有演 ,
所以我下午就看到一個耍狠陰沉的高捷,晚上看到一個開心陽光的唐冠軍,
但完全不會想到是同一個人;
加上,他在[花樣]裏面,冷面笑匠又陰柔的演出,
光是這三個腳色,你都可以很清楚區分出有什麼不同,
所以其實我也很愛唐治平的戲~~)



前面有提過,
我感受不到,中年時期的曾敦化,會覺得飄,
很可能就是型塑腳色的功課,還需要再加強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andy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